一個異象兩個導師全是恩典—鄧達強牧師

MCS 1978
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牧師

訪問 撰文
陳慶玲 湯鳳萍
校友聯繫 MCS 2013
MCS 2011  

 

鄧達強牧師是中神首屆基督教研究碩士(MCS)畢業生。他本於中大崇基學院修讀理科,到大學三年級時,決定終身全職事奉主。當時他所敬重的盧家牧師指出他性格和恩賜適合在機構服侍,建議他進入中神接受造就,故報讀MCS,時為1975年。

鄧牧師起初修讀MCS的部分時間課程,1976年才轉為全時間。修讀期間,鄧牧師在「遠東廣播」擔任部分時間工作。當時鄧牧師已有清晰事奉方向,就是要委身國內福音的廣大禾場。鄧牧師坦言,這異象是受到盧家牧師的啟迪和鼓勵。

盧家牧師可說是鄧牧師信仰路上的屬靈父親。事奉上,盧牧師給他極寶貴的指導和關懷,也同時寄予厚望。盧牧師是理性、衝刺型的牧者,他充滿使命感,個性剛毅、處事有條理,其亦師亦父的牧養,令鄧牧師得到堅實的成長,同時感召他一直朝著異象進發。

進入中神,鄧牧師再遇上另一位屬靈導師 — 張修齊博士。鄧牧師深被他柔和的氣質所感染,張博士重視讀經,但並非採取傳統方式,而是提倡以感情投入的方法閱讀。這不但為讀經提供了新角度,同時也開拓了鄧牧師的感性領域,令他明白,在教會服侍,與別人同情共感是非常重要的。鄧牧師說,若非有張修齊博士的啟蒙,他是不敢承擔牧會工作。

鄧牧師於1978年中神畢業後,在「遠東廣播」繼續事奉了兩年,直至1980年,鄧牧師回應張修齊博士的邀請,加入了中神延伸部。當時鄧牧師希望製作幻燈短片等影音教材,運用他所領受的恩賜和表達能力,多作教導的事奉,協助推動普及神學教育的發展。

鄧牧師與鄧簡美蓮師母

雖然事奉場景有轉變,但服侍國內福音事工的異象,並未失落。

1980年延伸部開展「基層福音工作者神學訓練」(「基福」)。至1986年,發展為獨立部門,鄧牧師擔任延伸主任,同時出任「基福」導師。

「基福」服侍對象是社會上的基層人士,這與國內福音事工的處境類同。當時國內人口大部分是農民,屬於基層,與「基福」事工的目標一致,只是平台不同。自70年代開始,香港的基層人口中,不少為國內新移民,故此在中神的事奉,與鄧牧師起初領受的異象,根本沒有兩樣;可以說,異象並未遠離,只是實踐在不同場景中。

1989年,鄧牧師離開中神,接替師母在宣道會石蔭堂的牧職事奉,而師母則集中照顧一對年幼子女。儘管離開神學教育事奉,走進堂會牧養,但鄧牧師起初所持定的異象,依然得到延續。鄧牧師將多年來在基層福音工作累積到的經驗和成果,全都帶進教會去。

經他的引介,一些「基福」的畢業生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並有很美好的事奉。另外,教會亦將工作推展到石蔭安置區,繼續基層的福音事工。同時,國內培訓工作亦從未間斷。

1991年,鄧牧師返回母會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事奉。服侍堂會不同了,但路向不變,仍然是致力關懷基層和新移民事工。

在差傳方面,教會的主力仍是國內的福音工作。十多年來,一直推行雲南助學計劃,同時又有差派工人在國內西南,服侍少數民族。佈道方面,教會近年由校園福音工作,開拓到社區去,但仍以青年為主要對象。植堂方面,基道堂在鄧牧師事奉廿多年間,已有四次植堂。

1998年,中神將鄧牧師推薦給柏祺博士,進修「城巿宣教」,令鄧牧師的事奉方向,由教會增長踏上「城巿宣教」之路。2004年,鄧牧師學成之後,將其所學在教會中實踐,積極進行社區關懷,教會成立了社區部,並設立福音幹事一職,主力推動社區事工。除此之外,更開拓「無牆教會」,透過基道堂一位長者,把禧福協會的「天國耆兵」佈道異象,在她所居住的屋邨實踐,向互委會借用地方,凝聚一個廿多人的群體,並設立崇拜。三年以來,這群體已有七人在基道堂領洗。

在鄧牧師心中,常有如此感恩:「一個異象,兩個導師,全是恩典。」鄧牧師事奉的起點,始於中神開校的年日,並在中神接受教導裝備。40年來,事奉處境雖然有變,對象亦有不同,但牽引著鄧牧師的一個異象,始終未變。鄧牧師性情剛柔並濟,待人以誠,處事有條理,為此,他感謝兩位生命導師的扶植栽培。回望一切,種種經歷與得著,全是恩典。

 

Back to Bulletin Inde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