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神初熟果子 — 四位首屆道學碩士畢業生

訪問及撰文

湯鳳萍
MCS 2013

 

7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出路和機會不錯,選擇也多,中神這所新成立的神學院,怎能吸引擁有大學資歷的年青信徒?

1978年,中神首屆道學碩士班畢業生共有四人,他們是麥伯全、羅德麟、伍渭文和余雋瑞。他們報讀中神,既是神的引導,也反映出他們對中神的信任和認同。

麥伯全是四位畢業生中最年長的。早年於中華神學院畢業,其後到越南宣教。因感裝備不足,遂考慮再進修。適聞中神開校,提供的神學訓練,正合他進深研究神學的期望,特別是原文的訓練。故此,便順理成章的報讀中神。

當時所有中神的講師都是初出茅廬的學者,有些還比麥伯全年輕。麥伯全開始時並不太認識他們,卻被他們委身中文神學教育的熱誠所吸引,後來接觸多了,麥伯全更是佩服,覺得他們的治學態度嚴謹、為人謙卑。回望中神歲月,麥伯全肯定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神的安排。他見証了中神默默的在香港啟動了一場中文神學教育運動,往後其他神學院亦認同這方向,而相繼加入。中神在這場運動中,確實起了帶頭的作用,而最終掌管在上帝手中。

另一位畢業生羅德麟,於台灣東海大學本科畢業後,投考中神的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由於他不想加重父母的負擔,希望申請獎學金,遂改讀道學碩士。

選擇中神的原因,主要在於他對首任院長滕近輝牧師的認識,從而深信中神必定是一間好學校。同時,他亦對那些年輕又有理想的講師,滿有信心,越發肯定中神是神所興起的神學院。至於外間擔心中神偏重學術而忽略靈性,羅德麟卻深深感到中神的老師竭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亦難忘當時的老師對學生的全面關懷。

伍渭文(後排右二)、羅德麟(前排左二)、麥伯全(前排左一)、余雋瑞(後排左三)

回望中神運動,羅德麟認為是成功的。學院著重學術知識是正確的,因為只靠靈命並不能回應時代所需。因此,羅德麟非常認同中神追求卓越的方向。回望從昔日的神學生到今天擔任澳洲華人教牧神學院院長,羅德麟說:「中神影響了我的一生」。

早年就讀香港浸會大學的伍渭文,中神畢業後成為了儲備師資,並前往美國聖路易斯的聖約神學院繼續進修,取得牧養神學碩士學位;其後再獲協同神學院教會歷史博士學位。自1985年學成回港後開始執教,擔任講師及實習教育主任,以回饋中神的教導與栽培。

伍渭文認識中神,始於當年報讀的先修班。隨後中神開校,他自言是充滿了期待,亦深受一群年輕、努力實踐心中夢想的神學學者所感染。伍渭文覺得,若然一個祭壇是鮮明的,自會吸引人前來獻祭。伍渭文回想,當時的講師都很年輕,與學生是平輩論交,亦師亦友,彼此享受友誼,生命互相影響。他認為,這種嶄新而另類的靈命成長模式,與一直以來信徒向屬靈前輩學習、追隨典範的進路,大不相同,卻更有果效。

余雋瑞是四人中最年輕的。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入大學前已決志信主,其後在一個冬令會中受感獻身。當年,留學生回歸亞洲的情況非常普遍。大學畢業後,余雋瑞考慮修讀神學,於是申請報讀香港和海外的神學院,而中神是他在香港唯一報讀的學校。

中神創校人之一趙天恩牧師是他申請報讀中神的諮詢人。原來,余雋瑞於1974年聖誕在加拿大參加冬令會,趙天恩牧師擔任他的導師,並經由他而認識中神。

中神既以大學畢業生為對象,學術水平要求相對較高,尤其是學習原文方面。余雋瑞因懂德文,應付得較好,其他同學則難免感到吃力。儘管如此,余雋瑞肯定中神所走的方向是正確的。他認同中神的建立本身就是一場運動,目的是提昇華人神學水平,以回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這場運動自70年代發展至今,仍需要不斷的持續和前進。

今年六月,中神舉行第38屆畢業典禮,學院亦步進第41個年頭。但願昔日「伍羅麥余」對中神的認同愛惜,以及他們在事奉中的忠誠持守,能繼續在往後的中神校友當中,傳承下去。

 

Back to Bulletin Inde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