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承傳 加倍感動─今日神學教育的挑戰

江丕盛
趙叔榮.霍佩芳教席教授(神學科)
副院長
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主任

 

中神的敘事始於50年前正在美國修讀神學的四位華人神學生,他們身在海外、心繫中國、同心祈禱、毅然領受一個從上而來的神學教育異象,矢志畢業後繼續深造,並回到遠東「建立一所本色化、福音信仰、不分宗派、專為訓練大學畢業生的神學院」。

異象最初呈現時,這四位年輕學生還沒有完成第一個神學學位,沒有教授團、沒有資金、沒有校園、沒有宗派支持,當然也還沒有學生。但上帝卻藉他們開始了祂自己在華人教會的又一項新工程。表面看來,他們什麼都沒有就掀開了華人神學教育的一頁新篇章。事實上,他們有一個清晰的神學教育異象,並化之為使命,竭力到處傳遞,又真誠努力地建立一個願意為這異象承擔、委身的團隊,包括教授團、董事會,以及各地為中神異象忠心禱告的支持者。1975年9月28日,中國神學研究院在香港舉行創校開學典禮。

回顧歷史,盡是恩典,中神深深經歷父神豐盛的信實慈愛,和弟兄姊妹恆常的愛護支持。「使命承傳 加倍感動」是中神40周年院慶的立志禱告。我們立志承傳那起初所領受的異象和使命,雖然事工不斷開拓,卻自始至終清心志於神學教育一事。40年不算短,但教育是百年樹人大業,神學教育對中神來說,更是一場革新運動。它不單是神學院的建立,還是神學教育的推動;不僅是一代人的工程,還是世世代代的工程;不只是關乎少數神學家和信徒的召命,還是關乎全體教會的召命。

神學是信仰尋求理解(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神學教育的一個重大挑戰是如何建立一所高學術水平的神學院,藉著豐富的神學知識和紮實的學術訓練,讓人正確地認識聖經啟示的真理和教會信仰的傳統,並有效地運用理性和神學資源剖析時代各種思潮和不同價值背後的基本假設,批判其中未經檢驗的信念基礎。再者,今日在公共空間有不少受過或未受過神學訓練的教外教內人士,依照自己的看法詮釋聖經和教會傳統。教牧若然未曾接受嚴謹而審慎的神學教育,試問如何在各種謬論和噪音中帶領教會為真理作更好的見證?

神學是信仰尋求對話(faith seeking dialogue)。無論知識有多豐富、學術有多紮實,神學教育如果滿足於知識和學術的層次,只會是一種抽離生命的學問。神學的起點是對話,是神與人的對話:一方面,神向人啟示,人見證神的仁愛信實;另一方面,人向神傾訴,神回應人的疑惑焦慮。神學教育因此是對話不是獨語、是溝通不是孤讀。神學的傳統是持續的對話,人與神、人與他人在歷史和文化中持續對話。在對話和溝通的學習中,人活在當下,透過真誠的聆聽,打開自己心靈門扉,容許他者進入自己內心世界,給予自己和他者時間空間,大家在真理中一同成長。

神學是信仰尋求行動(faith seeking action)。教育的宗旨是藉著塑造人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但神學教育如何改造世界呢?一方面,神學對自己的能力絕不樂觀,並不天真地以為自己確有能力改變這世界;另一方面,十架神學高舉基督,使人仰望祂、順服祂、渴望祂國度的來臨,甘心以服事和犧牲來回應十架的愛和恩典。「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廿28,文理本﹚,「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 我們有行動,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相信單靠自己的行動可以改變世界;當人願意讓基督不斷改變自己時,世界也因著基督藉他僕人持續的服事和犧牲,不斷被轉化與更新了。

「使命承傳 加倍感動」是立志,更是禱告。「加倍」(直譯「雙分」)是長子名分的確立﹙申廿一15-17﹚,是使命承傳的懇求。更為重要的是,神學是生命的學問,神學教育必須要有一份對真理的執著和對生命的熱忱。神學教育的動力、創意、活力和誠摯,必須源自那從上而來的「感動」。我們因此切切懇求那當年「感動」四位年輕神學生的聖靈繼續「感動」我們,讓我們有如他們那樣,在這時代也毅然負起推動神學教育的先知召命,因為「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主)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