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承传 加倍感动─今日神学教育的挑战

江丕盛
赵叔荣.霍佩芳教席教授(神学科)
副院长
信仰及公共价值研究中心主任

 

中神的叙事始於50年前正在美国修读神学的四位华人神学生,他们身在海外、心繫中国、同心祈祷、毅然领受一个从上而来的神学教育异象,矢志毕业后继续深造,并回到远东「建立一所本色化、福音信仰、不分宗派、专為训练大学毕业生的神学院」。

异象最初呈现时,这四位年轻学生还没有完成第一个神学学位,没有教授团、没有资金、没有校园、没有宗派支持,当然也还没有学生。但上帝却藉他们开始了祂自己在华人教会的又一项新工程。表面看来,他们什麼都没有就掀开了华人神学教育的一页新篇章。事实上,他们有一个清晰的神学教育异象,并化之為使命,竭力到处传递,又真诚努力地建立一个愿意為这异象承担、委身的团队,包括教授团、董事会,以及各地為中神异象忠心祷告的支持者。1975年9月28日,中国神学研究院在香港举行创校开学典礼。

回顾歷史,尽是恩典,中神深深经歷父神丰盛的信实慈爱,和弟兄姊妹恆常的爱护支持。「使命承传 加倍感动」是中神40周年院庆的立志祷告。我们立志承传那起初所领受的异象和使命,虽然事工不断开拓,却自始至终清心志於神学教育一事。40年不算短,但教育是百年树人大业,神学教育对中神来说,更是一场革新运动。它不单是神学院的建立,还是神学教育的推动;不仅是一代人的工程,还是世世代代的工程;不只是关乎少数神学家和信徒的召命,还是关乎全体教会的召命。

神学是信仰寻求理解(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神学教育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建立一所高学术水平的神学院,藉着丰富的神学知识和扎实的学术训练,让人正确地认识圣经啟示的真理和教会信仰的传统,并有效地运用理性和神学资源剖析时代各种思潮和不同价值背后的基本假设,批判其中未经检验的信念基础。再者,今日在公共空间有不少受过或未受过神学训练的教外教内人士,依照自己的看法詮释圣经和教会传统。教牧若然未曾接受严谨而审慎的神学教育,试问如何在各种谬论和噪音中带领教会為真理作更好的见证?

神学是信仰寻求对话(faith seeking dialogue)。无论知识有多丰富、学术有多扎实,神学教育如果满足於知识和学术的层次,只会是一种抽离生命的学问。神学的起点是对话,是神与人的对话:一方面,神向人啟示,人见证神的仁爱信实;另一方面,人向神倾诉,神回应人的疑惑焦虑。神学教育因此是对话不是独语、是沟通不是孤读。神学的传统是持续的对话,人与神、人与他人在歷史和文化中持续对话。在对话和沟通的学习中,人活在当下,透过真诚的聆听,打开自己心灵门扉,容许他者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给予自己和他者时间空间,大家在真理中一同成长。

神学是信仰寻求行动(faith seeking action)。教育的宗旨是藉着塑造人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神学教育如何改造世界呢?一方面,神学对自己的能力绝不乐观,并不天真地以為自己确有能力改变这世界;另一方面,十架神学高举基督,使人仰望祂、顺服祂、渴望祂国度的来临,甘心以服事和牺牲来回应十架的爱和恩典。「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太廿28,文理本﹚,「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 我们有行动,但这并不是因為我们相信单靠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世界;当人愿意让基督不断改变自己时,世界也因着基督藉他僕人持续的服事和牺牲,不断被转化与更新了。

「使命承传 加倍感动」是立志,更是祷告。「加倍」(直译「双分」)是长子名分的确立﹙申廿一15-17﹚,是使命承传的恳求。更為重要的是,神学是生命的学问,神学教育必须要有一份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生命的热忱。神学教育的动力、创意、活力和诚挚,必须源自那从上而来的「感动」。我们因此切切恳求那当年「感动」四位年轻神学生的圣灵继续「感动」我们,让我们有如他们那样,在这时代也毅然负起推动神学教育的先知召命,因為「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主)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返回院讯目錄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