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養性

伍潘怡蓉博士
實踐科助理教授

訪問及撰文
鄧美美校友
MDiv 1996

 

辦公室內,不止是承載公務。牆上掛飾、案上陳設,藏書種類,一收一放,顯露性情,亦展示態度。

 

房門半開,雙腳尚未踏進實踐科助理教授伍潘怡蓉的辦公室,已迎來一抹撲鼻的幽香,以「窗明几淨,條理分明」形容眼前一事一物,實不為過。但怡蓉還是覺得「有點亂,該可以再好一些。」井然有序的習性和個性,淋漓地洋溢於空間運用與對答回應之中。不過,天父的幽默,往往在孩子想像以外。在祂為孩子鋪設的軌道上,到處是驚喜。

愛情、親情、性情

「自從嫁給偉亨〔伍偉亨,96班同窗書友〕之後,我的人生就沒甚麼order〔秩序〕了。」經常綻放在臉上的笑意,此刻卻更顯燦爛。

1993年,怡蓉離開家鄉台灣,預備攻讀神學,原初目的地是美國,誰知來了香港;原意讓自己藉著進修,好好安歇與擴展神學視野,再思考下一旅程的服侍焦點,沒料到遇上偉亨,被他以無比的呵護與支持打動了心靈;於是,一年級拍拖,三年級結婚,然後一起牧養服侍,再伴隨夫婿到德國海德堡進修,歷經八個寒暑。怡蓉也從沒想過以自己這樣的性格竟會當上宣教士,並投身歐洲海外學人的福音工作;更沒想過進入天主教魯汶大學研讀教牧神學與基督教靈修學,並於短短數載修畢兩個碩士和一個哲學博士課程。

一路走來,外在的環境屢經變遷,對她,其實依然踏在同一軌道上,焦點未變:「來香港後,我的生命走上一條不可知的路,但我的召命十分清楚。所以,到哪兒去都不重要,只要繼續做華人教會的培育事工及神學教育,我覺得仍是on the track〔走在正軌〕。」不僅如此,這軌道更是不斷地開展,讓她更可以放步前行:「我感覺自己在unf ol di ng〔開展〕,神讓我經歷我自己是誰,並很驚訝地不停地認識自己。神不斷讓我看到祂所塑造的我,在這過程中,儘管看到自己有很多缺點,也不完美,但我很享受改變中的自己。」

愛安靜、好思考,是怡蓉口中的本性,而對自由的嚮往一直沒變:「我愛自由!自由對於我有兩個向度。首先是因清楚召命所在而有的自由,能清楚自己在此人生階段的焦點是甚麼,甚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兩件事。若能夠由衷地享受於其中,並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努力的成果,這是一種自由。因此,我過往極少因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感困擾。」另一方面,靈修學幫助她更準確地捕捉到對這種「活出召命的自由」的洞察,自問究竟事奉是發自心底深處,還是出於恐懼、擔憂?是甘心樂意的去愛,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我開始辨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轉變。從前是出於恐懼、想討好別人或滿足許多期望而付出,但隨著年紀增長和經驗累積,一種專注於神,自在地容讓聖靈幫助我成為(becoming)自己的內在自由漸漸產生。這種內在的引導也給予我更多空間反觀自己的動機與行為,以致我能享受神的喜悅,多過擔心他人的評價。」

這種性格可遠溯至孩提時代的家庭背景。怡蓉是家中老二,弟弟是家族裡唯一男孫,姐姐則是全校成績第一的模範生:「他倆都背負著族人很大的期望,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壓力太大了!考第一的人通常都是不快樂的,因為老是擔心甚麼時候會跌下來,也害怕他人贏了自己。所以,我總是維持第二、三、四名就好了。」她的父母眼看這位老二在學業上沒遇大問題,身體又健康,也就沒有給她許多限制,反倒放手讓她冒險外闖,尋索興趣,嘗試姐姐不可嘗試、弟弟不准嘗試的事物:「我想,前來香港,接著和偉亨跑到德國,然後又前往比利時,與爸爸自小給予我『可以勇敢去冒險,輸了不要緊,重新來過,也不必介意』的那種自由空間,很有關係。」

尋覓、辨識、開展

尋索期間,總有裹足不前、受百般思慮纏擾的時候。怡蓉寄語中神同學,清楚自己的召命,並辨識這召命是否導引他們的生命進入被神塑造的境界最為重要:「我看召命,是一種開展(unfolding)的過程。」起初也許只有大方向,模糊不清,但只要細心回望上主在生命中擺放的人與事、所走過的路,敏於覺察內心對某些事物的觸動與渴求,甘願無怨無悔、全然投入的付出,還有上主開路的印證與記號,都有助認定是否行在上主的召命裡:「這召命,要透過心靈的激情與無所執著的委身去辨識出來。這也是我對神學院同學最深的關注及靈命培育的重點。」

怡蓉與丈夫偉亨於瑞士阿爾卑斯山

談到對靈命培育的興趣,怡蓉提到旅居海德堡的歲月,她因著參與宣教與牧養,開始接觸不同的靈命塑造(spiritual formation)傳統,由產生興趣進到銳意追尋:「海德堡交織著改革宗、路德宗和天主教的不同靈修傳統,這種環境啟發了我反思福音派的靈修傳統;再者,歐洲的整個文化氛圍亦讓我看到歷史與文化對不同靈修傳統的影響,這些元素都開拓了我檢視靈修視野的思考架構。另一方面,藉由實際的牧養,我得以具體地反省自己對教會培育工作的理念。德國簡單的生活也使我有時間閱讀屬靈經典,定期作個人退省,令自己更多品味這些新的學習,深化對靈命培育的體驗。」

怡蓉及偉亨與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Rob Faesen

置身歐洲大陸近十年,讓怡蓉體會到靈命塑造並非只關乎內心世界,也不只是個人追尋:「從歐洲的整個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基督教信仰與教會傳統深植其中。從他們對人的尊重,對環境的保護,以至在政治上對公平公義的訴求,我們可以看到社會『靈性』(spirituality)的美善表達與維護,這與華人教會只著重傳福音的取向大不相同。那些年間,我漸漸懂得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去看靈命塑造,也開始具體比較教會傳統對建構靈命觀的影響。一個群體若要審視和批判自己的工作,就須以傳統視野作為對照,這也加深了我對鑽研靈修神學的負擔,因為神學思考與貢獻正是牽涉這種文化視野、對自己傳統的認知,以及對自己教會在身處世代的承擔。」

在修讀靈修學期間,怡蓉獲邀成為中神的儲備師資,學成後回母校任教,一方面發展靈命培育、介紹靈修傳統及靈修經典的課程,另一方面也在香港聖經教會出任顧問,投入前線的牧養工作。這個學年,她負責教授一個新課程「靈修指導及靈修同伴」(spiritual direction and spiritual companionship)。怡蓉自言是個陪行者:「陪行是一趟成全之旅。在引導他人成長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可以貢獻自己的知識、經驗或技巧,另一方面又可與人一同經歷成長,更多認識自己,更深入回應上帝的呼召,彼此鼓勵,活出神心目中的我。這是一種彼此成全的相遇,我期待這些相遇繼續發生,令我與我的團體不停經歷神的豐富與奧秘。」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