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养性

伍潘怡蓉博士
实践科助理教授

访问及撰文
邓美美校友
MDiv 1996

 

办公室内,不止是承载公务。墙上掛饰、案上陈设,藏书种类,一收一放,显露性情,亦展示态度。

 

房门半开,双脚尚未踏进实践科助理教授伍潘怡蓉的办公室,已迎来一抹扑鼻的幽香,以「窗明几净,条理分明」形容眼前一事一物,实不為过。但怡蓉还是觉得「有点乱,该可以再好一些。」井然有序的习性和个性,淋漓地洋溢於空间运用与对答回应之中。不过,天父的幽默,往往在孩子想像以外。在祂為孩子铺设的轨道上,到处是惊喜。

爱情、亲情、性情

「自从嫁给伟亨〔伍伟亨,96班同窗书友〕之后,我的人生就没甚麼order〔秩序〕了。」经常绽放在脸上的笑意,此刻却更显灿烂。

1993年,怡蓉离开家乡台湾,预备攻读神学,原初目的地是美国,谁知来了香港;原意让自己藉着进修,好好安歇与扩展神学视野,再思考下一旅程的服侍焦点,没料到遇上伟亨,被他以无比的呵护与支持打动了心灵;於是,一年级拍拖,叁年级结婚,然后一起牧养服侍,再伴随夫婿到德国海德堡进修,歷经八个寒暑。怡蓉也从没想过以自己这样的性格竟会当上宣教士,并投身欧洲海外学人的福音工作;更没想过进入天主教鲁汶大学研读教牧神学与基督教灵修学,并於短短数载修毕两个硕士和一个哲学博士课程。

一路走来,外在的环境屡经变迁,对她,其实依然踏在同一轨道上,焦点未变:「来香港后,我的生命走上一条不可知的路,但我的召命十分清楚。所以,到哪儿去都不重要,只要继续做华人教会的培育事工及神学教育,我觉得仍是on the track〔走在正轨〕。」不仅如此,这轨道更是不断地开展,让她更可以放步前行:「我感觉自己在unf ol di ng〔开展〕,神让我经歷我自己是谁,并很惊讶地不停地认识自己。神不断让我看到祂所塑造的我,在这过程中,儘管看到自己有很多缺点,也不完美,但我很享受改变中的自己。」

爱安静、好思考,是怡蓉口中的本性,而对自由的嚮往一直没变:「我爱自由!自由对於我有两个向度。首先是因清楚召命所在而有的自由,能清楚自己在此人生阶段的焦点是甚麼,甚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两件事。若能够由衷地享受於其中,并不太在乎别人怎麼看自己努力的成果,这是一种自由。因此,我过往极少因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感困扰。」另一方面,灵修学帮助她更準确地捕捉到对这种「活出召命的自由」的洞察,自问究竟事奉是发自心底深处,还是出於恐惧、担忧?是甘心乐意的去爱,还是為了证明自己?「我开始辨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转变。从前是出於恐惧、想讨好别人或满足许多期望而付出,但随着年纪增长和经验累积,一种专注於神,自在地容让圣灵帮助我成為(becoming)自己的内在自由渐渐產生。这种内在的引导也给予我更多空间反观自己的动机与行為,以致我能享受神的喜悦,多过担心他人的评价。」

这种性格可远溯至孩提时代的家庭背景。怡蓉是家中老二,弟弟是家族裡唯一男孙,姐姐则是全校成绩第一的模范生:「他俩都背负着族人很大的期望,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压力太大了!考第一的人通常都是不快乐的,因為老是担心甚麼时候会跌下来,也害怕他人赢了自己。所以,我总是维持第二、叁、四名就好了。」她的父母眼看这位老二在学业上没遇大问题,身体又健康,也就没有给她许多限制,反倒放手让她冒险外闯,寻索兴趣,尝试姐姐不可尝试、弟弟不准尝试的事物:「我想,前来香港,接着和伟亨跑到德国,然后又前往比利时,与爸爸自小给予我『可以勇敢去冒险,输了不要紧,重新来过,也不必介意』的那种自由空间,很有关係。」

寻觅、辨识、开展

寻索期间,总有裹足不前、受百般思虑缠扰的时候。怡蓉寄语中神同学,清楚自己的召命,并辨识这召命是否导引他们的生命进入被神塑造的境界最為重要:「我看召命,是一种开展(unfolding)的过程。」起初也许只有大方向,模糊不清,但只要细心回望上主在生命中摆放的人与事、所走过的路,敏於觉察内心对某些事物的触动与渴求,甘愿无怨无悔、全然投入的付出,还有上主开路的印证与记号,都有助认定是否行在上主的召命裡:「这召命,要透过心灵的激情与无所执着的委身去辨识出来。这也是我对神学院同学最深的关注及灵命培育的重点。」

怡蓉与丈夫伟亨於瑞士阿尔卑斯山

谈到对灵命培育的兴趣,怡蓉提到旅居海德堡的岁月,她因着参与宣教与牧养,开始接触不同的灵命塑造(spiritual formation)传统,由產生兴趣进到锐意追寻:「海德堡交织着改革宗、路德宗和天主教的不同灵修传统,这种环境啟发了我反思福音派的灵修传统;再者,欧洲的整个文化氛围亦让我看到歷史与文化对不同灵修传统的影响,这些元素都开拓了我检视灵修视野的思考架构。另一方面,藉由实际的牧养,我得以具体地反省自己对教会培育工作的理念。德国简单的生活也使我有时间阅读属灵经典,定期作个人退省,令自己更多品味这些新的学习,深化对灵命培育的体验。」

怡蓉及伟亨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授Rob Faesen

置身欧洲大陆近十年,让怡蓉体会到灵命塑造并非只关乎内心世界,也不只是个人追寻:「从欧洲的整个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信仰与教会传统深植其中。从他们对人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以至在政治上对公平公义的诉求,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灵性』(spirituality)的美善表达与维护,这与华人教会只着重传福音的取向大不相同。那些年间,我渐渐懂得从文化、歷史的角度去看灵命塑造,也开始具体比较教会传统对建构灵命观的影响。一个群体若要审视和批判自己的工作,就须以传统视野作為对照,这也加深了我对钻研灵修神学的负担,因為神学思考与贡献正是牵涉这种文化视野、对自己传统的认知,以及对自己教会在身处世代的承担。」

在修读灵修学期间,怡蓉获邀成為中神的储备师资,学成后回母校任教,一方面发展灵命培育、介绍灵修传统及灵修经典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在香港圣经教会出任顾问,投入前线的牧养工作。这个学年,她负责教授一个新课程「灵修指导及灵修同伴」(spiritual direction and spiritual companionship)。怡蓉自言是个陪行者:「陪行是一趟成全之旅。在引导他人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可以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或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与人一同经歷成长,更多认识自己,更深入回应上帝的呼召,彼此鼓励,活出神心目中的我。这是一种彼此成全的相遇,我期待这些相遇继续发生,令我与我的团体不停经歷神的丰富与奥秘。」

返回院讯目錄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