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的话

李思敬牧师
林高杰德教席旧约教授
 

「你牧养我的羊」

2020年3月19日澳洲华人教牧神学院毕业礼

因防疫措施典礼取消


我在此谨代表中国神学研究院,向澳洲华人教牧神学院今天毕业的每一位同学道贺。我自己在爱丁堡神学毕业是1982年;驀然回首,一晃眼已经快叁十八载了。但你们蒙召奉差、忠心服侍主的四十年还在前头;恳求主亲自保守恩领,使你们每一步都跟随衪的脚踪行。你们当然也绝对不容忘记:四十五年前罗德麟院长来到香港中神;他是我们第一届道学硕士毕业班的大师兄,与伍渭文、麦伯全、余雋瑞合共四位弟兄,后人為方便记忆,统称「伍、罗、麦、余」(粤语谐音:「五篓墨鱼」) 。这「一百五十叁条大鱼」,便让我们回到提比哩亚海边,重温主耶穌对西门彼得的嘱咐叮嚀。

虽然华人神学院都以栽培教牧同工為己任,但在学院的名称上冠以「教牧」二字,却是寥寥可数。其实,在《新约圣经》中,「牧养」一辞也只是出现过四次1 :约21:16;徒20:28;弗4:11;彼前5:2。如此看来,把「牧放羊群」这个比喻应用在教会处境的滥觴,可以追溯到復活的主对西门彼得的吩咐。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一切有关「牧养」的神学论述,都必须首先建立在这段主话语的磐石上,方可作準。

主对西门彼得叁次的吩咐裡,前后两次用的是「餵养」,只有中间一次是「牧养」。虽然在希腊《七十士》译本中它们是同义词,但亦可以理解為从广义收窄到狭义的聚焦修辞作用。保罗勉励以弗所长老,要儆醒「牧养神的教会」,关键乃在於「神恩惠的道」;他列出教会内不同的事奉恩赐,也刻意用连接词把「牧师」和「教师」捆绑在一起。许多人认為「牧养」就要「关顾」、「辅导」、「治疗」;我并非说这些不重要,但若要回到圣经神学上去,我们便得分清本末优次。John Stott 无疑是二十世纪基督教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他终其一生都是英国圣公会伦敦一所堂会的主任牧师;自1950年神学毕业之初,司托德已经立志每主日在崇拜中树立释经讲道的典范,我诚挚推荐他的传记2 上册第九、十两章,作為你们踏出事奉工场的参考定向。

新约圣经学者也指出:主耶穌再叁提到「我的小羊」和「我的羊」,在古抄本儘管出现过叁个不同的「羊」字,也许都只属字眼上的转换,背后不一定带有个别独特的含意。但我想说的,却是主耶穌叁次都重复用了「羊」的比喻,并且强调他们是「我的羊」。从牧养的角度看,教会弟兄姊妹从来都不是牧师传道的「义工团队」(volunteers)或「受助群体」(clientele);再借用另一幅耳熟能详的图画作為对比:「主的小羊」也不可能都变成「基督精兵」,前者是圣经权威,后者却只是维多利亚帝国时期圣诗唱颂吟咏的口号而已。彼得劝勉教会长老「牧养神的群羊」时,不可效法外邦君王的手段,去「辖制(或译:治理)所託付你们的」;会眾可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踏脚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强势领导风格,就算果真带来信眾人数百倍增长,也只属「万国荣华」的试探,不足為法。

Eugene Peterson 回顾他在美国马利兰州二十九年全职事奉的心路歷程上,其中有两年他跟十五位教牧同工一起,逢星期二早上跟一位 Johns Hopkins 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学习认识不同的心理辅导需要。这宝贵的经验确实开展了他的眼界,但也带来更彻底的反省。他发现自己开始把会眾分类成為各样「问题个案」,并尝试努力去寻求治疗解决方法,忘记了他们是按照上主形像创造的生命: “They are not problems to be fixed, but mysteries to be honored and revered. Who else in the community other than the pastor has the assigned task of greeting men and women and welcoming them into a congregation in which they are known not by what is wrong with them, but by who they are, just as they are?” 毕德生并没有贬低心理辅导对当代社会的贡献,但他坚持要分辨这并不等同教牧的职责: “And my work is not to fix people. It is to lead people in the worship of God and to lead them in living a holy life.”3 「圣洁」,就是「分别為圣、属於上主」的意思,因為他们都是「主的」羊群。

一直以来,学者对约21:15-17这段经文用上两个不同的「爱」字,都争论不休;在这最后的几分鐘裡,我们亦无意捲进这两千年的漩涡当中。不过,我们还是要追问到底:「牧养我的羊」究竟跟「你爱我吗」有甚麼联繫?假如牧养的动力是来自「爱主」,那末羊群是否「可爱」便再无关痛痒了。其实,旧约先知书早有警告:羊的性情就爱「偏行己路」;上主作為大牧者可以用衪的杖和竿来施行管教4,我的一位老师 Daniel Jenkins 曾半开玩笑地说过:我们充其量都只是主的牧羊犬罢了。英国广播电台曾有一个电视节目,一隻牧羊犬在主人口哨指挥下,要从对面山坡把四头绵羊赶回羊栏;萤幕上只见牧羊犬拼命奔跑、四围包抄、不停吠叫,却总不会碰撞或咬伤任何一头羊,儘管牠们来到最后一步仍会掉头而去。我不禁在想:牧羊犬无穷的衝劲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是在於牠对主人的服从与忠心;这其实也是新旧约圣经融会贯通「尽心、尽性、尽力」爱上帝的意思。

教牧事奉乃是毕生的召命,让我们献上自己成為活祭,「竭力作无愧工人,按正意分解真道」。牧养召命的终极目标绝非「成功」(success)或「成就」(significance),而是「成圣」(sanctification),上半生如是,人生下半场更如是。「牧养主的羊」是恩主给你们的嘱託,却不表示前路一定「天色常蓝、花香常漫」;愿主在十字架上捨己的爱,激励你们去打那美好的仗、跑尽当走的路、守住所信的道。

让我们在基督颁发公义冠冕的审判台前再见。珍重。

 

1 Derek J. Tidball Builders & Fools: Leadership the Bible way (Leicester: IVP 1999) p.133.

2 Timothy Dudley-Smith John Stott, the Making of a Leader: A Biography: The Early Years Downers Grove: IVP 1999.

3 Eugene H. Peterson The Pastor: A Memoi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1) p.137 =毕德生《牧者的翱翔》台北:校园2019。

4 Jonathan Magonet A Rabbi Reads the Psalms (London: SCM 1994, 20042 ) p.59 / p.53.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