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en vor den letzten Dingen. Die Dostojewski-Rezeption im frühen Werk von Karl Barth und Eduard Thurneysen: 1915—1923

面向終末的生命——卡爾·巴特與愛德華·圖愛森早期著作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1915—1923)

 

 

洪亮 著

神學科助理教授
 

Neukirchen-Vluyn:
Neukirchener Verlagsgesellschaft, 2016

此論文獲得下列三個學術獎項:
■ Promotionspreis der Universität Tübingen (2016)
 2016年度杜圖賓根大學博士論文與博士考試獎
■ Ernst Wolf Preis (2017)
 2017年度恩斯特沃爾夫雙年獎
■ Manfred Lautenschlaeger Award for Theological Promise (2017)
 2017年度曼弗雷德勞滕施萊格青年學者獎


這論文由五章構成:第一章「終末論與生命」闡述巴特1919至1922年的終末論概念與生命概念之間的內在關聯,指出「面向終末的生命」(Leben vor den letzten Dingen)這一貫穿《羅馬書釋義(第二版)》終末論及其解釋學原則的神學人類學視角。第二至第四章依照時間順序,依次梳理了巴特與其友人圖愛森從1915年至1923年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閱讀與接受,主要分析了兩類文本,第一類文本為巴特與圖愛森在這一時段的部分通信(保存於瑞士巴塞爾卡爾巴特檔案館),共計49封書信與一張明信片,第二類文本包含論文、講章與論著,共計15種。

這三個章節依次揭示出:1)巴特如何在寫作《羅馬書釋義(第二版)》(1922)期間對圖愛森提出的大量修改建議進行了直接採納;2)圖愛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書在創作時段上與巴特《羅馬書釋義(第二版)》(1922)之間持續數月的平行性;3)巴特與圖愛森圍繞這兩部著作而展開的思想交流,尤其是「面向終末的生命」如何成為兩者逐漸掙脫「俄國性」以及俄國革命這個理解框架,獨立解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創作特徵的基本指針;4)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書中,圖愛森首次把早期辯證神學所蘊含的神學人類學洞見精確表述為此岸的生命圖像及其彼岸的透視焦點之間的透視主義關係,這個“透視學主義”(Perspektivismus)被巴特引入《羅馬書釋義(第二版)》,並在該書題為「巨大之無序」的第十二至十五章中得以全面展開;5)巴特對宗教大法官這一小說形象的獨特解讀,以及由此出發理解《羅馬書釋義(第二版)》罪論與教會論的可能性。

第五章總結全文,指出《羅馬書釋義(第二版)》前言關於巴特與圖愛森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響」的論斷是一種後設視角下的回顧,不符合兩者書信交流所記載的歷史真實,巴特與圖愛森並非「被動接受」這位俄國作家的影響,相反,他們把「面向終末的生命」這一解讀視角投射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世界,並將其剝離出俄國文化語境,以此來表述在終末論問題上的自我理解。就廣義的辯證神學研究而言,該論文修正了把《羅馬書釋義(第二版)》的終末論等同為「災難理論」的解讀傳統,也揭示出巴特與圖愛森早期終末論思維背後的神學人類學旨趣:終末不僅揭示著此岸生命的有限與必死,更意味著它在彼岸上帝之「信實」中的奠基與「成像」。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