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好戲―專訪輔導科副教授林添德

鄧美美
拓展聯繫
MDiv 1996

 

如果人生是一台戲,林添德(Edmond)握在手上的劇本,不易擔演。

來自問題家庭的Edmond,自懂性就知道這個家並不安穩,家裡充斥著苦毒、忿怒和負面信息:「我們教書時,常提及『家庭劇本』(family script),上一代已替你寫好,只得不自覺地順著去演。」

早已寫好的劇本

父母是潮州人,五十年代來港,遇上信主的同鄉,而當時又有不少教會派發救濟物資,由此認識了基督教,一家人順理成章地返教會。Edmond是家中老么,上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我們的關係不算親厚,各顧各的,有自己返的教會。所以,我家有個特色,就是宗派很多!」

娓娓道來的童年時光,滲滿惶惶不安的記憶。父母不和,每日開戰,雖不致搞出人命,卻令孩子早早認定「此地不宜久留」,管好自己,盡快離巢。小四那年,Edmond 打算輟學,和同學一起賣報為生,姐姐力勸母親出手阻止,要給他轉校,繼續學業:「從小一到小四,對於周遭發生甚麼事,我茫然不知……今天默書嗎?幾時交功課?老師教了甚麼?全不知道!每天上學,只覺得好害怕應付不來,天天受罰!但總算捱上中學。」

甫入初中,一如兄姐們的軌跡,他也為自己尋覓教會,從銅鑼灣走到灣仔,最後駐足在一幢紅磚座堂門前。自此,這裡成為他的屬靈之家,亦遇上影響至深的主日學老師,伴他在風雨中前行,讓他體會到經年累月的愛護:「藉著她,神好像給了我一個母親!也是她,啟發了我立志做導師,幫助少年人。」19歲那年,父親因病離世。就在此時,另一位恩師余德淳出現:「他帶著我四處講課,又引薦我入行做社工。神好像給了我一個爸爸,『湊住』我!」四年後,一次情感問題驅使 Edmond 決意接受輔導:「情感問題事小,但卻是一個警號,讓我意識到情緒困擾之大,無法如常生活,也幫不了自己;同時亦提醒我要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就在破碎、關愛與重整的經歷裡,Edmond 對信仰及心理輔導產生濃厚興趣,遂以成年學生身分修讀社工文憑課程,畢業後加入突破機構事奉。

不過,原來沒有成為社工之前,Edmond 曾有一個音樂夢。八十年代香港,掀起一片城市民歌浪潮。當時二十出頭的他,先後在兩個創作大賽中獲獎,更有唱片公司出資40萬為他們幾位得獎者灌錄了一張專輯,戰績如何呢?Edmond 忍不住朗朗大笑:「完全『唔賣得』啦!所以,我從來『冇紅過』~哈!~哈!~哈!確實是神讓我弄清人生方向的寶貴經歷。」

意想不到的轉折

夢想放下了,創意盡用在今天的助人工作上。在突破事奉的日子,有機會參與輔導工作,就像如魚得水。經前輩大力推動鼓勵,為他找來第一年學費,Edmond 趁安息年假,帶同太太和剛滿周歲的兒子赴美,修讀福樂神學院婚姻家庭治療碩士課程。一切看來順遂,其實差點無法成事,卻正中 Edmond 下懷:「我呢,很膽小,好怕變!當時生活安定,仔都生了(大笑)就算不愁學費,還是不去最好!結果,機會真的來了!嘿~我趕不及報考 GRE(大笑),心想『噢!太好嘞!』於是,去信告知校方,豈料竟沒有拒絕申請,還著我試找昔日老師寫推薦書!」

劇情發展下去,即使沒有 GRE,Edmond 最終仍被取錄。這個例外是「前無古人,相信亦後無來者」:「當下,我真的說不出話來!全是神的作為!祂的計劃,無人能阻!自小經歷許多困難險阻,能夠走到這裡並為神所使用,祂實在奇妙!」2002 年夏,Edmond 一家四口回港。往後十多年,他一直以「教學、牧養、執業」三合一模式服侍,既教授中神延伸課程,亦擔任宣道會北角堂義務傳道,同時維持私人執業,做最愛的前線工作。

踏進金齡,兒子亦長大成人,家庭負擔驟減,Edmond 開始思忖改變事奉模式:「加入中神服侍,深信是神給我的未來方向。」站在輔導前線與牧養服侍多年,越發看到情緒困擾狀況之普遍,亦目睹太多年輕人因家庭成長的創傷而無力走下去:「父母的個人問題,會影響婚姻關係, 而上一代的負面情緒亦會 pass 予下一代。從我自身的經驗來說,說到底,人最怕處理、最想逃避就是個人問題。如 Carl Yung 所言,人往往製造更大的問題,以此來逃避本來不算太大的問題,這見解是很有說服力!人的心理很奇怪,當你要逃避,就需要防衛,會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投射到最感安全或最能夠操控的人身上,往往就是下一代。結果,孩子『領晒嘢』。」他冀盼能夠在牧養訓練裡添上更多輔導元素,並與同學研發出一套簡明實用的輔導方式,有效應用在牧養場景中。

縱使我們無法在瓜瓜落地一刻選擇手上的劇本,但在祂的時間裡,在恩典之路上,嚐過那恆久不變的愛,終會成為一台好戲。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