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政治下的公民品格研討日

鄧美美
拓展聯繫
MDiv 1996

 

「近年香港氣氛很懨悶,越爭取,越爭取不到,但除了爭取,我還可以做些甚麼?」

「我被教會的長老、同工捉去傾偈⋯⋯傾偈事小,擔心有人向我的上司投訴,怕被『清算』。」

「『和而不同』是個幻想!人是沒辦法做到。若我覺得我的方法比你好,就要擴大我的權力。」

「在團契裡分享社會事項,大家就玩手指,鴉雀無聲。我實在不知道,是否我們這一代太自我?覺得這一切與自己不相干?」

「我是團契裡少數關心時事的人,花名是『維園阿伯』~都幾『陰公』,我還年輕嘛!(笑)真相能夠喚醒人的良知?我覺得可以,但時間相當漫長⋯⋯」

「今天講『公民品格』,為何在教會裡就變成『避談』或 『被傾偈』?我覺得這源於強調『政教分離』的歷史。」

 

今年三月中旬的一個周六,從早晨到黃昏,共聚集近百位年輕信徒,與四位嘉賓講員及本院老師,彼此坦誠分享,同來一場思辨旅程;而上述連串的分享節錄,多少映照出當下年輕信徒面對現今時局的困惑與心聲。1

 

信徒群體—培育良好公民品格的苗圃

研討開始,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主任李耀坤老師首先釐清了「威權」(authoritarianism)和「極權」 (totalitarianism)兩者,其分別在於政權對社會的管控程度,前者側重於政治領域監控,後者則屬全方位式,連家庭生活、態度及信仰也要管控。要面對威權,須從戳破「謊瞞騙隱的生活」開始。李耀坤引用作家兼前捷克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的著名文章〈無權者的力量〉(1978)裡所描述的蔬果店賣菜大叔故事,及其對極權制度下「謊瞞騙隱」生活形態的精闢剖析,指出「謊瞞騙隱」的生活既出現於極權社會,亦見於「資本主義的自由世界」,兩者不過是「謊言」內容有別。不過,許多人為免安穩的物質生活被打擾,寧可默許、屈從甚至縱容此等遊戲規則,繼續因循掩飾。是以,面對威權,必須走進「先於政治」的生活,深入人性根源來改變,徹底重定人與人、與世界及宇宙的關係。而信徒群體正是培育良好公民品格的苗圃,大家從中學習坦然講論(public candour, parrhesia),與鄰舍休戚與共(solidarity),活在紛亂世代仍不失終末盼望,免得我們逃避或變得犬儒,亦不致過分天真樂觀,而是努力為未來世代思考怎樣的社會生活能夠與真理相稱 (responsibility for future generations),並從今天起積極為它締造良好條件,而這本身亦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以誠信真實,彼此連結,對抗威權

當日,四位嘉賓講員分別從法律及教育場景、自身經歷與身分,分享他們對當下處境的研判、感受和反思。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一開始即坦言對本港法治前景絕不樂觀,並回溯國內思維的轉變對本港法治狀況的影響。現今「四無」社會氛圍籠罩下,強烈無力感彌漫,亦充斥著憤怒,身為信徒如何活出信仰?他勉勵與會者,即或制度未變,仍要堅持做對的事,擴闊心靈空間,包容異己。在致力尋求制度改革之餘,謹記守護公義與人民關懷的初心,萬莫失焦。中學歷史科老師余震宇則從教育場景出發,分享他近年所選擇的踐行出路:在謊言世代裡,更當致力說出並傳遞真相,鋪陳事實,讓人認識了解,自行發掘思考。

來到下午環節,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選取了「用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及「定睛看耶穌」(來十二2)兩節經文及自身經歷分享,指出落在困境中,用愛心說誠實話,知易行難,有時跡近不可能,唯有凝視基督,凝視祂的恩典與面容,凝視祂宣告的終末,才可化不可能為可能。而生於上海、在港深造的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黎明就以獨特的身分角度,反思中港矛盾與民主進程的關係。她語重心長勸勉我們,以身分之別,鼓吹分隔,甚至劃分敵我,皆與公民社會背道而馳,不利民主發展。相反,彼此連結,聯合成隊正是對威權最具威力的武器,這力量正是來自公民社會,而教會亦是其中一部分。面對現今處境,正正挑戰信徒群體如何理解「教會」二字,思考教會角色。

【砌神學 埋身駁】青年神學講場自2016年10月舉辦以來,一直重視交流對話,今次研討日亦不例外,設有多個討論問答環節,現場互動氣氛相當熱烈。事實上,置身現今時局,信仰群體需要走在一起,整合思考,以信尋知,同覓上主在這世代的心意。

 

1. 是次研討日全部講稿已上載至CGST MAGAZINE 網頁:https://magazine.cgst.edu/category/faith-and-public-values/

2.「四無」是指「無恥地奉承」、「無知地擁抱」、「無奈地接受」以及「無望地放棄」。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