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承傳 加倍感動—我看見的中神

陳熾彬
中華基督教會鰂魚涌堂主任牧師
MDiv 1985

 

當我閱讀記憶中的片段、文件中的資料,再次觀看並整理中神的經歷,既感恩,也感動。以下按與中神相遇的時序,分享所見的八點中神特質。

一.有「奉獻心志」的根本

1971年在大學團契首次聽見中神。當時談及中神,是有一個「畢業生獻身運動」的脈絡。這運動於19世紀在歐美興起,20世紀初傳至中國,60年代來到台灣與香港。中神就在這運動的感召下成立。故創校時,已定位為訓練大學畢業生的神學院。我聽聞中神時,已有幾位畢業生獻身,到美國接受裝備,準備投入中神的事奉,其中包括周永健牧師。至今,他仍是在任最長的中神院長。

「畢業生獻身運動」中「獻身」二字,正表達了「不以此為強奪」、「願意放下、捨棄」、「甘願吃虧、吃苦」的奉獻心志。中神的建立既源自這運動,也結連於願意放下、吃苦的奉獻心志。

現今世代,講求權利。中產教會,追求寫意閒適。不少傳道人,講究福利和享受。中神所本的獻身運動和奉獻心志,對今天的工人訓練,別具時代意義。

二.有「同袍相依」(comradeship)的情操

牧會前,我在新加坡的門徒訓練中心(DTC)修讀兩年制神學文憑課程。1982年,牧會約五年後,我考慮到中神進修一個MDiv學位,遂向中神查詢會否承認DTC的學分。其實我沒有把握,因那是文憑課程。結果,學分全部獲得承認。

我不知當日學院有何考慮,但相信同袍相依的情操起了一定作用。跟中神一樣,DTC也是畢業生獻身運動之下興起,亦與學生福音運動,淵源深厚。兩所亦同屬福音派神學院。既是志同道合,若是可行,盡量互相扶持,互相承認,也是合乎情理。事實上,中神歴來與不少神學院合作,分享資源、同袍相依。這份情操在往後日子,依然可深刻感受到。94—95年的課程改革,我參與其中。新的基督教研究文憑(部分時間)課程與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合作,課程設計則參考斯托得(John Stott)牧師在倫敦的經驗。這種對志同道合機構的信賴依恃,實在是一份珍貴的信仰情操。

中神的訓練,重視批判、獨創,這是好的。但切忌走到「孤高冷傲」的地步。彼此依恃(interdependent)才是成熟的工人和成熟的事奉,應當具備的特質。

三.有「崇敬學問」的風氣

83﹣84年我以教牧進修生身分修科,開始踏足中神校園。中神校園生活裡,我最感興趣就是學生會主辦的書會,當時同學購書風氣鼎盛,加上有書室送贈神學生書券,購書可以更輕鬆。購書,即使不一定全部讀完,亦顯示出一種崇敬學問的情懷,值得肯定。

崇敬學問以外,仰慕名師亦是當時的風氣。教牧進修其間,傳聞馮蔭坤老師將不再教學,潛心著作,《加拉太書》將為最後一科,大家遂爭相報讀。

現今世代,人愈發顯得功利現實,對學問的追求動力不大。但願中神人不會停止讀書。

四.有「面向處境」的理念

84﹣85年,我全時間在中神進修。最深印象有兩個科目,其一是首次開科、由余達心牧師統籌的《福音與香港社會》。開設這科,意義重大,表明教牧事奉,當面向處境,認識香港社會。其二是趙天恩牧師的《當代中國教會史》,助我們面向另一處境—共產中國。

面向處境,可謂中神訓練工人的重要理念。今天的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正是更深更廣地貫徹中神面向處境的訓練理念。

五.有「信任青年」的基因

1985年,我被邀請加入中神擔任延伸部主任,當年35歲,但因當時教會有需要,而未有成事。直至89年,加入中神,年39歲,仍屬「青年」。事實上,中神有著信任青年的基因。創校之初,大部分講師都是30出頭,40不到的青年。他們被院董和院長滕近輝牧師信任。中神信任青年,不等如聘請不嚴謹,且聽周永健牧師的一番話:「他們均是資歷深厚、為人成熟的好夥伴,他們的心志、靈性、品格、學養,都是令人欽佩的,他們實在是華人神學教育界裡的優秀人才……。」(《院訊》第177期,1992/ 1月)。

今天教會有嚴峻的接班需求,教會需要很多具備「心志、靈性、品格、學養」的青年教牧。中神任重道遠。

六.有「不拘一格」的文化

1989年,我成為中神同工時,基福訓練課程經已開辦,且獨立成部。以訓練大學畢業生為定位的神學院,為沒有中五學歴的信徒開辦神學課程,這是不拘一格。另一例子就是設立「成年學生」類別,讓沒有大學學位的成熟信徒,也有機會進修研究院課程。

此外,中神人皆可見證,老師們的性格多元化,因學院從沒刻意找同一類型的老師。上帝喜歡多元,中神不拘一格,體現多元之美。

七.有「力求平衡」的執著

1992年1月,我首次參加中神舉辦、白基瀚博士(Hans Bürki)主領的靜修營。這是另一個「力求平衡」的舉措。中神早已追求不同方面的平衡,比如學術與處境、讀經與讀人、課堂與實習的平衡等等。引入靜修營,是進一步尋求平衡—透過退省,平衡忙碌的生活和事奉;透過安靜歸心,平衡傾向理性的學術研究。按今天人忙碌與躁動的光景,安靜退省不嫌多。中神萬勿放棄這個執著!

八.有「中國神學教育」的異象

中神是學院的簡稱,名字裡包含「中國」,表明中神是面向「中國」、為「中國」而立的神學院。

1992年6/7月《院訊》上,周牧師曾論及中神如何面對九七轉變:「若要對中國神學教育有深遠的影響和貢獻,必須將學院辦好,使她具高度水準和素質,為未來作好準備。」又說:「中神繼續留在香港,既符合本身的宗旨,亦是策略性的決定。我們相信神興起中神,是為了現今的機會。」1997年7/8月的一期,他又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對中國神學教育有所貢獻,繼而使中國神學教育在國際層面上,建立本身的地位與影響。」

中神為中國神學教育一步一腳印地,累積了不少成果。願中國神學教育的異象,在中神代代相傳。

 

(本文為陳熾彬牧師於2015年11月19日中神午會的講章撮要)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