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違異象 ‧ 承傳使命

周永健
榮休院長

 

使命來自異象,異象來自上帝。今天分享使命異象,是代表上一代。我相信神給第二、三代有更大的異象,也更新我們的異象,使學院與時並進,面對新的局面。70、80年代,有一系列叢書主題是「我相信」,而中神的異象可說是「我相信神學教育」(“I Believe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神學教育不僅是教會眾多事工的一項,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教會眾多事工均有賴神學教育的成果,而我們相信它會產生不一樣的成果。

中神異象的一些重要信念,皆在實踐使命時,慢慢成熟起來。今天分享五方面:

第一,中神的異象使命是神學教育服侍教會。有別於大學的宗教研究,神學教育是為教會培育所需人才。讀神學不是最終目的(not an end in itself),亦非為個人興趣,而是接受裝備,參與教會事奉,建立主的教會,拓展神的國度。因此,衡量神學教育的成敗得失,且看它對教會帶來甚麼影響和貢獻。中神開始時,就想到中國教會的需要。怎樣為中國教會帶來祝福?我們由訓練牧者和信徒開始,這是過去40年來一直堅守的使命,為教會培育不同人才。

第二,中神的異象使命就是結合學術、靈命、實踐的全人神學教育(holistic training)。中神是研究院,沒有本科。40年前,當中神要訓練大學畢業生,提高學術水平,就很容易給人「忽略靈性」的印象,招來批評,好像靈性與學術是對立的。而華人教會向來注重靈命,不重知識,因此難免投以懷疑的眼光。但我們相信,靈性跟學術不僅並非對立,而且應該是結合。結合不是平衡,不是一半靈性,一半學術;結合者,全部是靈性,全部是學術,兩者連在一起。滕近輝牧師曾說:「我們中神是一個試驗。這試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40年過去,學術跟靈性這問題現在大概不再是討論議程。美好靈性與學術研究,並無衝突。

第三,中神的異象使命是追求卓越。這是目標,也是挑戰。卓越不是與別人比較,或自詡是最好的神學院。這不是卓越,而是虛榮。卓越是鞭策自己做到最好,不要次等,不接受平庸馬虎,因我們要把最好的獻給神,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祂。卓越要從心態開始,把心中所想表現出來。學術要嚴謹,靈命要追求信德,事奉要忠心。所以,第三個使命是把最好的獻給主。

第四,我們的異象使命既要有宏大視野,高瞻遠矚,亦須具體實現理想與夢想,腳踏實地,落實參與。中神雖是神學院,但也是神學教育的運動。作為神學教育運動的實踐地點,我們要辦好神學院:建立健全體制組織,優化課程,回應時代;但亦要防範制度僵化和老化。為此,我們必須保持活力,而這活力正是來自神學教育運動。

過去中神代表了不同運動。首先,我們是大學畢業生獻身運動。神學研究院本身就是為獻身服侍神的大學生而開辦。我們有神學教育普及化的運動,讀神學並非那些預備全時間奉獻者的專利,信徒也應該讀。為此,我們開辦延伸課程、文憑課程及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我們推行基層福音事工(基福),辦了數屆後,他們獨立出去,我們的歷史任務亦完成。我們有婦女神學訓練課程,讓家庭主婦接受神學訓練;另有職場神學訓練,有生命之道的讀經運動,鼓勵信徒讀經,還有普通話課程,為說普通話的信徒提供訓練。

這些運動呈現了極敏銳的屬靈觸覺:我們感覺到並看見了需要,心被感動,異象和使命就結合起來。冀望未來繼續保持學院與運動兩者同時並進。

最後,中神的異象使命是服侍中國教會。從頭一天起,我們就名為「中國神學研究院」。這名字帶出一個使命:我們立足香港,但一顆心是服侍中國。我們知道這挑戰極大,亦很易被誤解或被批評。今天大家對中國內地以至教會情況,有不同觀點、立場和取態。因此,我們必須為自己定位:我們是服侍中國教會。中神既非宗派、堂會,也不是差會,而是神學院。我們的內地事工範疇是神學教育,首要服侍對象是內地的神學院,而優先服侍對象是培訓內地神學院校的老師,教牧和信徒領袖,為他們提供稍高層次的神學訓練。

我們不是對中國宣教,不是開拓中神事工,也不是來幫助中國教會。多年以來,我們只是求神開路,讓我們有機會分享神學教育的經驗和資源,參與建立中國教會的事工。在行動方面,我們過往是「主動的被動」,意即我們不主動的去,但一有機會,就馬上把握時機採取主動。藉訪問交流,建立起友誼和信任。我們亦出席研討會,應邀短期教學,在香港開辦普通話課程,錄取合資格的內地學生,並接受全國兩會和神學院選派來進修的教牧和教師。中國教會的需要很多,我們清楚所能作的只是一點一點。現在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可以實現,不能急進,要按部就班,從小作起,等候時機。

最後,引用約翰福音十四12主耶穌對門徒說的話:「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容我把這話留給第二、三代的老師和同學們。你們要延續異象,承傳上一代的使命,但我們相信,你們要做比這更大的事。我想,這就是加倍感動的意思。

 

(本文為榮休院長周永健牧師於2015年9月15日出席中神午會「40周年院慶特別嘉賓分享」的內容撮要。)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