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這世代—雷競業 神學科副教授

訪問及撰文
鄧美美
拓展聯繫
MDiv 1996

 

「書蟲一名,兼任牧師,六十後,多嘴。」

人稱「小雷」、神學科副教授雷競業牧師在個人網頁上,以短短13個字,妙語自道。

黃金屋與顏如玉

大概在公開場合見識過他發言分享的人,讀到「多嘴」這自白,都不期然會心微笑。經常拈來反方論點,投入提問,近乎挑機,令知情者笑死,不知者氣死!「多嘴」,許多時候不過為激發思辨。自喻「書蟲」更是順理成章。研究興趣從歷史神學、神學與西方思潮,到文化與信仰,涉獵之廣,無怪乎在「喜愛的書籍」一欄慨嘆:「太多了!」舊雨新知較競下,逼出選擇困難症。愛讀、愛寫又愛講,但小雷平生最大興趣並非如《勸學詩》所言,書堆中掘出黃金屋,而是「與家中四位美女(一妻三女)共度時光」。隨孩子日漸長成,大女赴笈海外進修,能夠有四美相伴共聚的日子,彌足珍貴。珍重之情,從臉書到言談之間,毫不隱藏。

念經濟學出身,蒙召後修讀神學,小雷畢業後就在紐約牧會。2001年,加入中神教學團隊,兩年後赴英國深造,至2006年回來重拾教鞭,一幌15年,見證香港地經歷的變動、面對的挑戰和衝擊。

雷牧師與鄭繡華師母(右二)、大女Simone(中)、二女Janine(左一)及三女Erin(右一)

時代變,世代相爭

社會上接連發生抗爭行動,爆發劇烈衝突,不少人以「世代之爭」闡釋撕裂現象,小雷並不否定這說法。他認為,「世代之爭」本是平常,兩代人成長經驗不同,夢想有別,代溝必然存在:「我跟爸爸都有代溝,我和女兒亦如是,我們一起看電視劇《獅子山下》或電影《野孩子》,反應很不一樣。她們無feel,只覺古老殘舊。」曾徘徊生死邊緣的二戰後世代,深感從苦難中存活下來已是奇蹟,唯盼今後安穩度日。但年輕一輩並不會滿足於只求存活,教育培養批判思考、追尋夢想,富庶安穩的環境亦容讓他們發展自我,尋索身分。觀乎新一代逼切追求民主之心,正好說明:「有些人常說:『以前殖民地時期都無民主啦,為何現在要這麼緊張?』我們或會答,英殖時代,人人都窮,有飯食就好開心。但今時今日,已有飯食,難道追求餐餐食鮑魚嗎?到某個程度,人們自會追求一些較為『形而上』的事。」

小雷指出,今天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與空間大減,壟斷嚴重,說民主普選太遙遠,充其量只是「民權的掙扎運動」。青年人發現理想與現實社會根本是兩回事。而教會中人更面對雙重危機:「教會常講真誠、講公義、講愛,年輕人學會了這些理想,覺得要踐行,否則就是虛偽。」他慨言:「本來所謂代溝,通常『唔死得人!』,可繼續磨合。但目前香港的問題是事情發生得太快,加上表達方式變得負面,或人身攻擊,或訴諸動機污衊對方,社會走到現在,許多事都變得口號化。」

若想疏解兩代之爭,小雷坦言,學習彼此欣賞這話雖然老套,卻很重要:「我經常鼓勵青年人也嘗試欣賞聆聽,並非因為長輩的經驗沒有錯,而是那是前人所走過來的路,先不要假定上一代必然跟時代脫節。每當聽罷故事,就來到上主跟前求問:『這些經驗有多少跟我們相關呢?』當然,身為長輩亦要明白,不管自己的經驗多豐富,那不過是經驗,不是十誡!」常聽聞「時代不同了!」這句話,他別有體會:「對不起,我是讀歷史的,時代確是轉來轉去,表達方法或有不同,但人心依舊。因此,不要輕易抹煞別人以血淚換來的經驗。」面對當前處境,借鑒歷史,小雷認為可信靠的領袖以及建立正面願景為追尋目標,兩者皆極其重要:「前者,總不能胡亂找個人,唯有為此祈禱;至於後者,群眾運動不能靠負面攻擊維持,人與人之間需要正面的願景,方能夠結連起來。」

雷牧師與同學一起玩跳大繩比賽

信心中,尋求理解

置身此時此地,目睹眼前改變,亦影響他在神學教授上的關注和轉向:「我剛完成一本關於中世紀的書,現在寫的是文化神學,正好代表我的兩個階段。這轉向令我更倍感神學處境化的重要。我們做神學的,必須問人們所思考、所關心的是甚麼?然後,助他們看得見並明白到神的國度與生命每個環節是息息相關。」

他亦勉勵同學:「儘管時勢很壞,但總有行善的可能,亦有愛心可以做到的事。不論境況,你仍可以選擇去愛,別被負面情緒壓倒,令生命載滿仇恨與恐懼。」小雷很愛提起小女兒成長裡的深刻體會:「因她小時候有自閉症,會見社工,入讀特殊學校就像是唯一出路。雖明白用心良苦,免得父母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但我覺得不用太快下定論啊!將來如何,我們不知道!我們要問自己今天可以做得到甚麼,然後就努力去幹。那並非出於絕望而做,而是即或只看到丁點美善,也就把它呈獻給神!我們還不懂得的時候,祂在記念我們。」因此,小雷寄語同學們,必須對人、對神保持開放心懷:「很多事都是你與身邊人一起塑造。將來的你怎樣轉變,只有神知道,就帶著信靠的心上路去!有人對生命的不可知而感驚懼,但換個角度看,其實是歷險,不可知,其實幾好玩!」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以信尋知)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倫(St. 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為神學下的定義,小雷老師經常引用:「神學就是如此,它不是一種宣告或牢固的真理,而是“Let’s walk together”(一起走吧!),一同尋覓神的心意並祂在這世代所做的事。只要我所講的道、寫的文字,倘為這一代人帶來點滴幫助,能夠與這世代的人同行,已覺榮幸。」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