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咒詛詩

張智聰
聖經科助理教授

 

咒詛詩,顧名思義是藉禱告為仇敵招來咒詛的詩歌。1 這些施咒的內容,多出於為敵所害的詩人的口中。一直以來,這類詩歌都是棘手的詩類。無疑,它們的咒詛內容確實不堪入耳。最負「盛名」的莫如詩一三七8-9:「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啊,用你待我們的惡行報復你的,那人有福了。抓起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有福了。」內容鼓吹報復,甚至向無辜稚子施以毒手,道德標準令人咋舌。詩六十九22-29的招咒禱文亦不遑多讓。22-25節將敵方的享樂、健康、信仰、與及下一代都一網打盡,逐一咒詛。對一個講求愛與寬恕的信仰來說,類似的禱告的確難以宣之於口。但這是否代表聖經收錄了這一類的詩歌是錯誤的決定?

或許,我們對咒詛詩有偏隘的理解。我們的焦點總放在那些最吸睛的施咒語句,卻忽略了它們並非一首詩歌的全貌。以詩一三七為例,讀者的注意力會集中在對巴比倫報仇雪恨的禱文,卻無視詩人的自我咒詛。第5-6節包含了詩人向自己發出的兩組誓言:「若我忘記了你,耶路撒冷,寧願我的右手忘記……!寧願我舌緊貼上膛,若我不記念你,若我不將耶路撒冷放在我最高的喜樂之上!」(直譯)詩人寧願押上自己鍾情一生的音樂生涯,也要向耶路撒冷表達自己的不二忠貞。他心繫耶城的福祉,願以至愛為憑,我們不難想像當他的摯愛被侵犯時,他所受痛苦是何等的大。他向施暴者發出的報復禱告,不是為了「撩交嗌」,也不純是被怒火牽著走的情緒失控,而是為了表述他對最珍愛的核心價值的堅持—一份他寧願抵上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堅持。

同理,詩篇六十九篇的惡言毒語背後,也表達出詩人更深層的訴求—對真誠信仰的渴求。剛才提及22-25節羅列了詩人對於敵人落難的祈願,26-30節附加了他如此禱求的原因。這幾節經文是按倒影結構的方式排列。26節與29節的「愁苦」與「憂傷」,在希伯來文中是源自同一字根「苦傷」。仇敵連加狙擊,恣意訕笑的「苦傷」主角,原來就是詩人自己。27-28節為這一小段的中間部分,詩人祈願這批惡人「不能進入你〔神〕的公義裏」,也「不可與義人同被寫下〔在生命冊上〕」(直譯)。詩人對他的仇敵的咒詛,源自一份對「義」的執著。惡人與義人不可同位,否則,若惡人可以茍且存活,生活優悠,豈不代表神的審判信息無效,甚至代表神視這批為虎作倀之輩為義人?唯有當他們落得所描述的下場,神的公義方才可以被彰顯出來。咒語連連,不單為了沉冤得雪,更重要的是詩人表達對上主的深度信靠:詩人若非相信上主真的恪守盟約、言而有信,怎會採用這種不留餘地的言辭演繹上主善惡分明、賞善罰惡的承諾?值得留意的是緊接22-29節的咒詛,詩人雀躍地宣告自己能心悅誠服的向神獻上感恩頌揚(30-31節)。2唯有當詩人能將自己最負面的情緒毫不遮瞞的呈現在他所信賴的上帝面前,才是體現他對神的真正信靠,以致他才可以情真意真的來敬拜上帝。反觀,覺得要在神面前諸多掩飾的,只會令自己與神漸次疏離,慢慢的,口所唱頌的再不是心底的真說話了。 3

那麼,在教會的群體敬拜中應否誦讀這類題材的詩篇呢?我認為是必須的。宣讀咒詛詩,意味著在崇拜的空間中,失望與憤怒是可以佔一席位。在一個充斥不義與暴行的時代,信仰群體要能「不離地」的敬拜,絕不能無視這些苦難的真實存在。然而,在一個倡導以暴易暴、「十倍奉還」的環境中,咒詛詩的詩人卻將實行報復的主權交回他所禱告的上主的手中。無論他本人或其摯愛如何被邪惡與殘暴蹂躪,他自己不是刑罰的執行者。苦楚雖未撫平,問題仍待解決,但詩人卻等待神親自撥亂反正。「等待」( יחל )在希伯來文中也有「盼望」的意思。在群體中誦讀咒詛詩,也是一種塑造盼望的行動,特別在一個權力腐敗、暴力橫行、是非顛倒的瘋狂時代,社會中的無能者更需要誦讀咒詛詩,讓他們的怒吼可以被聆聽,但同樣讓他們不被復仇的意念吞噬,佇候那位在天地間與他們立約的主的降臨。祂會將一切更新。

 

延伸閱讀

• Ellington, Scott A. Risking Truth: Reshaping the World through Prayers of Lament . Princeton Theological Monograph Series 98. Eugene, OR: Pickwick, 2008.

• Zenger, Erich. A God o f Vengeance? Understanding the Psalms of Divine Wrath.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6.

 

1 在詩篇中的例子包括詩十二、五十八、八十三、一零九、一二九等。

2 若以全詩的結構而言,第7-12節描述敵對詩人的人的面貌、22-29節詩人向他們發出的咒詛,與及結束部分向神發出的讚頌(30-31節)是彼此呼應的部分。

3 Kimberly N. Snow and Mark R. McMinn‘, Resolving Anger Toward God: Lament As an Avenue Toward Attach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39 (2011): 130-42.

 

返回院訊目錄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