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讀神學?

甚麼僕人

陳關韻韶
實踐科助理教授

 


反思協作者   

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神國僕人的基本裝備是「反思」與及「協作」的素質與能力。反思者能在張力與挑戰中,勇於擁抱神學反省與整合的機會;協作者願與普世及香港信徒群體一同回應整全使命,在多元化的處境中創建彰顯神國度的空間,本文探討教會如何能參與如此僕人的孕育與栽培。

素質與能力——終身學習、不斷反思,連結肢體、彼此協作   

後現代世界愈來愈多元及複雜,愈來愈難用單一框架去理解及應付所有事情,神國僕人需要終身學習,他不一定要有十全十美的答案,但他一定要懂得怎樣去探討問題。領袖要有胸襟去擁抱對其權威之挑戰,在張力中與群體一起不斷反思、成長及蛻變。懂得反思(reflective)便會減少反射及反彈—反射(reflexive)指見到某一類人、某個議題,就不假思索地產生某一種反應;反彈(reactive)令人在張力當中被負面情緒牽動及主導,以致不能細心觀察與聆聽上帝在其中要引領我們去發掘的寶藏。   

雖然「信徒互為肢體」是一個大家十分明白的概念,可惜今日我們這個身體似乎病倒了,不單止身子虛弱、手腳不協調,甚至好像快要解體。這個時代需要一種領導力,能夠讓基督身體各部分再次連結起來,以致可以各盡其職、彼此協作,見證使人復和的福音,彰顯神的榮耀。說來容易,但我們面對的障礙與挑戰並不簡單。

時代挑戰中的反思   

我們處身於充滿衝突與暴力的世界,戰爭並非遙不可及的事。這些衝突中的張力,都關乎一些各方面都認為不能妥協或讓步之核心信念與價值,這些信念與價值相撞,互相衝擊,初則口角,繼而動武。甘地曾經警告:以眼還眼,足以令天下目盲。仇恨、報復被合理化,世界處於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態之中。究竟有甚麼分歧、連信仰的連結都不可以化解呢?衝突中,各方誓死要守護的是甚麼東西?筆者在香港與海外不同場景的參與及考察中,總結出三方面:

1. 守護機構的發展,並維護機構擁抱的核心價值

這裡所指的機構,包括國家、政權、宗教組織(例如教會、基督教機構)等等。「協作」往往被視為功能性的伙伴關係,一旦對方阻礙自己機構的發展、分薄經濟及人力資源,甚至批評機構的限制與不足,就會視對方如癌細胞,不能殲滅也要遠離。當基督教組織將「守護機構」與「維護神國度」兩件事混淆時,問題就會出現。

2. 守護個人(族群)榮辱

表面衝突的背後,可能是各方在竭力維護個人或族群的榮辱,尤其是在一些著重榮辱的文化環境中,一些個人不被尊重或者被羞辱的經歷,可能導致你一併批評及排斥對方所有的做法。

3. 守護行動背後的理念(神學)   

要知道每個宣稱要所有人都跟從的行動背後都有神學,當年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亦有一套神學論述支持。為了維護一套使行動合理化的神學,往往可以犧牲很多道德及倫理的基本常識。當信徒群體中不同陣營執著要維護某一種行動及其背後的理念、又視之為至高無上的時候,那麼信徒之間就會彼此相咬傷吞。可能你會想:大家認真看清楚聖經就可以知道應該何去何從、誰是誰非。可惜當各方都執著聖經某些部分去支持自己的說法,而並非讓聖經像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不足時,我們就不能讓聖經帶動我們反思,反而會用聖經將上主硬塞進我們有限的框架之中。   

我們當存開放的心去聆聽與及反思,不可以讓自己有限的理解框起上主。反思並非作反,反而是對上主敬畏的一種表現,反思當中,新舊雙方都要有一種協作者的氣質,以致新的不會成為舊的威脅、舊的亦不會成為新的捆鎖與包袱;新的不會對舊的囂張無禮、舊的不會對新的強權欺壓。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Wartburg Castle 一個展覽中展示了一幅十七世紀初的名畫,名為 “Peace commands church to tolerance”。1 畫中教宗、馬丁路德和加爾文一同坐席,蹲在火爐旁邊人的代表重浸派。大家都知道他們對聖經詮釋的分歧導致教會嚴重分裂,過程中彼此謾罵、攻擊與迫害,從左方進來身穿紅衣的是和平的化身,她吩咐教會要彼此包容。五百年了、我們有否學到這個功課?抑或還是原地站立?但包容、和平是否等於放棄原則、無底線地妥協?這個問題帶我們去思考「協作者」的靈命培育。

「協作者」的靈命培育

有甚麼屬靈質素可以令到信徒當中持不同甚至相反意見的人願意彼此包容和配搭呢?以復和為使命(Mission as Reconciliation)的 Musalaha 事工可以作為一個參考。Musalaha 是一個促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復和的志願組織,他們的重點對象是雙方的基督徒。從其中一個巴勒斯坦女孩 Shadia 3 的經驗當中總結到以下過程:

  1. 締造與不同的他者(甚至敵人)建立連結的機會
  2. 學習以神的視角看他者
  3. 培育抗衡社會文化的勇氣
  4. 創造容納多元的空間
  5. 鼓勵對復和使命的委身
  6. 神學反思的重新定位   

Shadia 從小都被灌輸一種排斥概念,深信這片土地只有空間讓巴勒斯坦人生活,要自由安全地生活就不可以容讓以色列人存留。在 Musalaha 活動中與以色列信徒的相遇與連結,令 Shadia 重新思考,從新的視角看見神怎樣看對方及自己,給她有勇氣去抗衡社會的排斥文化,讓她相信可以有空間給雙方面共存。這種經歷改變了她,令她體會到福音的能力,而她亦委身參與這種使人復和的使命。Musalaha 提倡神學反思不應該再糾纏在一些令他者無存在空間的議題上,反而要重新定義反思的主題,例如「復和的本質」、「土地神學」等等。

面對衝突與矛盾,可能第一步「建立連結」已經很困難,當我們所有衝突處理的板斧都用盡、卻完全找不到任何連結的入手點時,或許就是我們放低自己的議程的時間—放低自己要說服或控制對方或避開對方的反射作用,承認我們最基本的連結就是:我們都需要神。盼望教會在多元多變的世代中,仍然能夠在張力中互相連結,容讓上主有空間去展示超越任何一方所能完全表達的真理, 讓祂自己成為協作的主導者。

 

  1. 作品是Museum Catharijne Convent收藏品,畫家不詳,參Vrede maant de kerken tot verdraagzaamheid; available from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_Vrede_maant_de_kerken_tot_verdraagzaamheid_Rijksmuseum_SK-A-4152.jpeg (cited 28 Feb. 2019).
  2. Musalaha (阿拉伯語,意思是「復和」) 參 Musalaha, Musalaha FAQ,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www.musalaha.org/musalaha-qa/ (cited 25 Sept. 2017).
  3. Shadia 在第三屆洛桑會議分享她的經歷:Lausanne Movement, Plenarg2: Jewish Palestinian Reconciliation-Shadia Qubti & Dan Sered-Cape Town 2010, 201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wphw2ZIZg (cited 25 Sept. 2017).

〈甚麼僕人〉,收入鄧美美編:《甚麼時代 甚麼僕人》(香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有限公司,2017),頁72-76。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