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入中神?

甚麼中神

——神學教育的定位與更新

李適清
教務長
神學科副教授   

 

甚麼時代?甚麼僕人?隨著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社會愈趨複雜多元,時代遽變下,上主把我們安放在中國神學研究院(中神)。此間,不管是老師、同工、校友或同學,一起要提出的問題就是:「甚麼中神?」我們深感神學教育必須對應時代轉變,在承擔整全使命的大前提下,更新教學理念,為下一代神國僕人提供更適切時代、有效整合學術知識、培育靈命及實踐使命的裝備。

使命為本,更新變化   

自創校以來,中神就是一場神學教育運動。而創校先賢懷抱宏大視野,不僅著眼於研究院課程培訓,更面向整個華人教會群體的服侍。四十年過去,中神群體日漸增長,學院制度亦趨於健全,要保持這場神學教育運動的動力和變化,絲毫不易,然而這卻是中神致力持守的一種特質。我們不甘於因循,更不能夠自滿,多年以來從未停止檢視和更新神學教育的方向,以及實質教學方式。每隔五年,我們會檢視現有課程並作微調改動;而約每十年,則全面檢討課程並作出變革,目的就是回應當下,力求緊貼上主在當代要我們履行的使命,為未來的華人教會群體培育對應時代、合乎主用的僕人。在我們德雲道校舍一樓,掛著一幅書法橫匾,上面寫有斗大的「恩典」二字,標示著在這一切變更之中,我們一直只有仰賴上主的恩典帥領。   

2012年,揭開研究院課程檢討序幕,而重新審視及反思「使命宣言」正是深入討論課程改革的起始,更是革新構思的基礎與依歸。重新撰寫的「使命宣言」,開宗明義提到「中神是一個教學相長、富有活力的聖徒群體」,這正是我們討論時想及的形容詞:“dynamic learning community”,箇中蘊含「互動多變、不斷更新」的意思。 這句話不僅僅是我們的願景,更象徵著我們持續更新的決心。而改變,並不代表以往一切毫無價值;反之,正因前人的努力成果與寶貴經驗,奠定今天的基石,讓我們可以參考與汲取。   

這數年來,我們陸續收集及整理中神不同年代、不同群體,包括在校同學、校友及院董,對整體課程及科目的意見;又透過每年的師生交流會,了解到在校同學一直期望研究院課程能夠增加選修科目、有更多的反思空間、更切合實際處境的學科整合。我們又以問卷及小組形式,諮詢不同年代校友,亦與院董交流溝通,聆聽他們對新課程的意見。故此,2018年研究院新課程是教授團反思協作而得的成果:反覆思量當下教會及社會現況,細心參考最新教育理念,歇力回應收集得來的意見,同時亦平衡不同訴求之間的張力,並顧及課程本身的時間限制等考慮因素。

反思整合,共同協作   

新課程設計著重理念與實踐整合,其目標就是要培養能夠進深反思、具協作能力的反思協作者(Reflective Collaborators)。誠然,面對當今錯綜變化的時局,未來牧者及教會領袖需要時刻反思,整合學術知識與生命經歷,以化成合乎真理的實踐行動,回應當下社會文化、家庭問題以至職場處境。再者,現今的文化氛圍,不管是在堂會裡,還是在社會上,已不再擁抱單一權威,而是更看重團隊領導,各按上主所予的召命及位分,當中有學人牧者(Scholar Pastors),也有其他專長恩賜的使命實踐者,互相配搭協作,包容彼此意見差異,朝著共同目標邁進,發揮更大影響力。   

固然,嚴謹治學,致力求索一直是中神堅守的學習精神。新課程下,同學既要打穩神學及聖經根基,亦須培養整合及對應處境的能力。為此,入讀研究院課程的同學,頭一年必須修讀各基礎科目,例如聖經研讀、神學與歷史、靈修退省及協作服侍等。道學碩士同學也須學習基本的原文應用。目的是先為同學打好根基,檢視個人召命,描畫自己的神學旅程,並開始學習一起協作。奠定基礎以後,同學可透過各整合科目,嘗試從多角度檢視不同理念如何落實在處境裡;同時,亦可按本身的召命及未來路向,自選課題作進深研究整理,撰寫整合專文。另一方面,新課程刻意預留空間,讓同學選讀專修範圍,包括「聖經原文」、「教牧關顧」、「基督教與文化」及「職場神學」。我們亦會按需要提供其他選修科,讓同學可進深研讀聖經、教義、歷史,以及各類型實踐科目。

作為眾多神學院的其中一間,我們深知自己的限制,同時深信上主予我們不同崗位、恩賜與才能,是要叫我們各按各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6),迎向新世代的挑戰。我們理當竭力回應,更需要一起協作,讓上主親自建立並興起屬神群體,並見證祂的國度臨在我們每個屬神兒女的生命當中。

 

〈甚麼中神〉,收入鄧美美編:《甚麼時代 甚麼僕人》(香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有限公司,2017),頁140-143。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