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读神学?

甚麼僕人

陈关韵韶
实践科助理教授

 


反思协作者   

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神国僕人的基本装备是「反思」与及「协作」的素质与能力。反思者能在张力与挑战中,勇於拥抱神学反省与整合的机会;协作者愿与普世及香港信徒群体一同回应整全使命,在多元化的处境中创建彰显神国度的空间,本文探讨教会如何能参与如此僕人的孕育与栽培。

素质与能力——终身学习、不断反思,连结肢体、彼此协作   

后现代世界愈来愈多元及复杂,愈来愈难用单一框架去理解及应付所有事情,神国僕人需要终身学习,他不一定要有十全十美的答案,但他一定要懂得怎样去探讨问题。领袖要有胸襟去拥抱对其权威之挑战,在张力中与群体一起不断反思、成长及蜕变。懂得反思(reflective)便会减少反射及反弹—反射(reflexive)指见到某一类人、某个议题,就不假思索地產生某一种反应;反弹(reactive)令人在张力当中被负面情绪牵动及主导,以致不能细心观察与聆听上帝在其中要引领我们去发掘的宝藏。   

虽然「信徒互為肢体」是一个大家十分明白的概念,可惜今日我们这个身体似乎病倒了,不单止身子虚弱、手脚不协调,甚至好像快要解体。这个时代需要一种领导力,能够让基督身体各部分再次连结起来,以致可以各尽其职、彼此协作,见证使人復和的福音,彰显神的荣耀。说来容易,但我们面对的障碍与挑战并不简单。

时代挑战中的反思   

我们处身於充满衝突与暴力的世界,战争并非遥不可及的事。这些衝突中的张力,都关乎一些各方面都认為不能妥协或让步之核心信念与价值,这些信念与价值相撞,互相衝击,初则口角,继而动武。甘地曾经警告:以眼还眼,足以令天下目盲。仇恨、报復被合理化,世界处於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究竟有甚麼分歧、连信仰的连结都不可以化解呢?衝突中,各方誓死要守护的是甚麼东西?笔者在香港与海外不同场景的参与及考察中,总结出叁方面:

1. 守护机构的发展,并维护机构拥抱的核心价值

这裡所指的机构,包括国家、政权、宗教组织(例如教会、基督教机构)等等。「协作」往往被视為功能性的伙伴关係,一旦对方阻碍自己机构的发展、分薄经济及人力资源,甚至批评机构的限制与不足,就会视对方如癌细胞,不能歼灭也要远离。当基督教组织将「守护机构」与「维护神国度」两件事混淆时,问题就会出现。

2. 守护个人(族群)荣辱

表面衝突的背后,可能是各方在竭力维护个人或族群的荣辱,尤其是在一些着重荣辱的文化环境中,一些个人不被尊重或者被羞辱的经歷,可能导致你一併批评及排斥对方所有的做法。

3. 守护行动背后的理念(神学)   

要知道每个宣称要所有人都跟从的行动背后都有神学,当年南非种族隔离政策亦有一套神学论述支持。為了维护一套使行动合理化的神学,往往可以牺牲很多道德及伦理的基本常识。当信徒群体中不同阵营执着要维护某一种行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又视之為至高无上的时候,那麼信徒之间就会彼此相咬伤吞。可能你会想:大家认真看清楚圣经就可以知道应该何去何从、谁是谁非。可惜当各方都执着圣经某些部分去支持自己的说法,而并非让圣经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时,我们就不能让圣经带动我们反思,反而会用圣经将上主硬塞进我们有限的框架之中。   

我们当存开放的心去聆听与及反思,不可以让自己有限的理解框起上主。反思并非作反,反而是对上主敬畏的一种表现,反思当中,新旧双方都要有一种协作者的气质,以致新的不会成為旧的威胁、旧的亦不会成為新的捆锁与包袱;新的不会对旧的嚣张无礼、旧的不会对新的强权欺压。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周年,Wartburg Castle 一个展览中展示了一幅十七世纪初的名画,名為 “Peace commands church to tolerance”。1 画中教宗、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一同坐席,蹲在火炉旁边人的代表重浸派。大家都知道他们对圣经詮释的分歧导致教会严重分裂,过程中彼此谩骂、攻击与迫害,从左方进来身穿红衣的是和平的化身,她吩咐教会要彼此包容。五百年了、我们有否学到这个功课?抑或还是原地站立?但包容、和平是否等於放弃原则、无底线地妥协?这个问题带我们去思考「协作者」的灵命培育。

「协作者」的灵命培育

有甚麼属灵质素可以令到信徒当中持不同甚至相反意见的人愿意彼此包容和配搭呢?以復和為使命(Mission as Reconciliation)的 Musalaha 事工可以作為一个参考。Musalaha 是一个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復和的志愿组织,他们的重点对象是双方的基督徒。从其中一个巴勒斯坦女孩 Shadia 3 的经验当中总结到以下过程:

  1. 缔造与不同的他者(甚至敌人)建立连结的机会
  2. 学习以神的视角看他者
  3. 培育抗衡社会文化的勇气
  4. 创造容纳多元的空间
  5. 鼓励对復和使命的委身
  6. 神学反思的重新定位   

Shadia 从小都被灌输一种排斥概念,深信这片土地只有空间让巴勒斯坦人生活,要自由安全地生活就不可以容让以色列人存留。在 Musalaha 活动中与以色列信徒的相遇与连结,令 Shadia 重新思考,从新的视角看见神怎样看对方及自己,给她有勇气去抗衡社会的排斥文化,让她相信可以有空间给双方面共存。这种经歷改变了她,令她体会到福音的能力,而她亦委身参与这种使人復和的使命。Musalaha 提倡神学反思不应该再纠缠在一些令他者无存在空间的议题上,反而要重新定义反思的主题,例如「復和的本质」、「土地神学」等等。

面对衝突与矛盾,可能第一步「建立连结」已经很困难,当我们所有衝突处理的板斧都用尽、却完全找不到任何连结的入手点时,或许就是我们放低自己的议程的时间—放低自己要说服或控制对方或避开对方的反射作用,承认我们最基本的连结就是:我们都需要神。盼望教会在多元多变的世代中,仍然能够在张力中互相连结,容让上主有空间去展示超越任何一方所能完全表达的真理, 让祂自己成為协作的主导者。

 

  1. 作品是Museum Catharijne Convent收藏品,画家不详,参Vrede maant de kerken tot verdraagzaamheid; available from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_Vrede_maant_de_kerken_tot_verdraagzaamheid_Rijksmuseum_SK-A-4152.jpeg (cited 28 Feb. 2019).
  2. Musalaha (阿拉伯语,意思是「復和」) 参 Musalaha, Musalaha FAQ,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www.musalaha.org/musalaha-qa/ (cited 25 Sept. 2017).
  3. Shadia 在第叁届洛桑会议分享她的经歷:Lausanne Movement, Plenarg2: Jewish Palestinian Reconciliation-Shadia Qubti & Dan Sered-Cape Town 2010, 201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wphw2ZIZg (cited 25 Sept. 2017).

〈甚麼僕人〉,收入邓美美编:《甚麼时代 甚麼僕人》(香港: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有限公司,2017),页72-76。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