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入中神?

甚麼中神

——神学教育的定位与更新

李适清
教务长
神学科副教授   

 

甚麼时代?甚麼僕人?随着资讯科技日益发达,社会愈趋复杂多元,时代遽变下,上主把我们安放在中国神学研究院(中神)。此间,不管是老师、同工、校友或同学,一起要提出的问题就是:「甚麼中神?」我们深感神学教育必须对应时代转变,在承担整全使命的大前提下,更新教学理念,為下一代神国僕人提供更适切时代、有效整合学术知识、培育灵命及实践使命的装备。

使命為本,更新变化   

自创校以来,中神就是一场神学教育运动。而创校先贤怀抱宏大视野,不仅着眼於研究院课程培训,更面向整个华人教会群体的服侍。四十年过去,中神群体日渐增长,学院制度亦趋於健全,要保持这场神学教育运动的动力和变化,丝毫不易,然而这却是中神致力持守的一种特质。我们不甘於因循,更不能够自满,多年以来从未停止检视和更新神学教育的方向,以及实质教学方式。每隔五年,我们会检视现有课程并作微调改动;而约每十年,则全面检讨课程并作出变革,目的就是回应当下,力求紧贴上主在当代要我们履行的使命,為未来的华人教会群体培育对应时代、合乎主用的僕人。在我们德云道校舍一楼,掛着一幅书法横匾,上面写有斗大的「恩典」二字,标示着在这一切变更之中,我们一直只有仰赖上主的恩典帅领。   

2012年,揭开研究院课程检讨序幕,而重新审视及反思「使命宣言」正是深入讨论课程改革的起始,更是革新构思的基础与依归。重新撰写的「使命宣言」,开宗明义提到「中神是一个教学相长、富有活力的圣徒群体」,这正是我们讨论时想及的形容词:“dynamic learning community”,箇中蕴含「互动多变、不断更新」的意思。 这句话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景,更象徵着我们持续更新的决心。而改变,并不代表以往一切毫无价值;反之,正因前人的努力成果与宝贵经验,奠定今天的基石,让我们可以参考与汲取。   

这数年来,我们陆续收集及整理中神不同年代、不同群体,包括在校同学、校友及院董,对整体课程及科目的意见;又透过每年的师生交流会,了解到在校同学一直期望研究院课程能够增加选修科目、有更多的反思空间、更切合实际处境的学科整合。我们又以问卷及小组形式,諮询不同年代校友,亦与院董交流沟通,聆听他们对新课程的意见。故此,2018年研究院新课程是教授团反思协作而得的成果:反覆思量当下教会及社会现况,细心参考最新教育理念,歇力回应收集得来的意见,同时亦平衡不同诉求之间的张力,并顾及课程本身的时间限制等考虑因素。

反思整合,共同协作   

新课程设计着重理念与实践整合,其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进深反思、具协作能力的反思协作者(Reflective Collaborators)。诚然,面对当今错综变化的时局,未来牧者及教会领袖需要时刻反思,整合学术知识与生命经歷,以化成合乎真理的实践行动,回应当下社会文化、家庭问题以至职场处境。再者,现今的文化氛围,不管是在堂会裡,还是在社会上,已不再拥抱单一权威,而是更看重团队领导,各按上主所予的召命及位分,当中有学人牧者(Scholar Pastors),也有其他专长恩赐的使命实践者,互相配搭协作,包容彼此意见差异,朝着共同目标迈进,发挥更大影响力。   

固然,严谨治学,致力求索一直是中神坚守的学习精神。新课程下,同学既要打稳神学及圣经根基,亦须培养整合及对应处境的能力。為此,入读研究院课程的同学,头一年必须修读各基础科目,例如圣经研读、神学与歷史、灵修退省及协作服侍等。道学硕士同学也须学习基本的原文应用。目的是先為同学打好根基,检视个人召命,描画自己的神学旅程,并开始学习一起协作。奠定基础以后,同学可透过各整合科目,尝试从多角度检视不同理念如何落实在处境裡;同时,亦可按本身的召命及未来路向,自选课题作进深研究整理,撰写整合专文。另一方面,新课程刻意预留空间,让同学选读专修范围,包括「圣经原文」、「教牧关顾」、「基督教与文化」及「职场神学」。我们亦会按需要提供其他选修科,让同学可进深研读圣经、教义、歷史,以及各类型实践科目。

作為眾多神学院的其中一间,我们深知自己的限制,同时深信上主予我们不同岗位、恩赐与才能,是要叫我们各按各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6),迎向新世代的挑战。我们理当竭力回应,更需要一起协作,让上主亲自建立并兴起属神群体,并见证祂的国度临在我们每个属神儿女的生命当中。

 

〈甚麼中神〉,收入邓美美编:《甚麼时代 甚麼僕人》(香港: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有限公司,2017),页140-143。

 

^页顶